《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》

作诗所以传人,非传其人,传其事也。但记述事情,须寻得雄壮而不寒酸,方见其人身分之大,志气之高…… (刘长卿《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》)第一联倒写盛时,第三联一句写其旧功,一句写其壮志,明虽述事,而其人则因此传矣。(刘公坡《学诗百法》)

【诗例】

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

刘长卿

流落征南将,曾驱十万师。

罢归无旧业,老去恋明时。

独立三边静,轻生一剑知。

茫茫汉江上,日暮欲何之。

【解析】

刘长卿是中唐前期的著名诗人。肃宗至德年间任长洲(今江苏苏州)县尉。乾元元年(759年),因事得罪,贬为岭南的南巴 (今广东电白县东)尉。代宗大历五年(770年)以后,历任转运使判官、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。大约于大历十一年(776年)秋,因性格刚强,得罪郭子仪之婿鄂岳观察使吴仲儒,被诬为贪赃“二十万贯”,再次贬为睦州(今浙江建德)司马。他的这首《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》,大约写于第一次遭贬之后,第二次遭贬之前。“中丞”,官名,唐制所以佐御史大夫。至于李中丞的生平事迹,不详,只能从诗中略知他是一位有功于国而被罢归的将军。“汉阳”,今湖北汉阳县。“别业”,即别墅。这首诗的内容就是写作者送别这位被罢归的李将军回汉阳别墅。

诗的首句“流落征南将”,即点明李中丞目前的境况。这位昔日的征南将军,如今流落他乡,穷困潦倒。次句 “曾驱十万师”,紧接上句的“征南将”,以倒叙笔法写其盛时:将军曾统率着10万大军,南征北战。其地位之尊、气概之豪、军威之盛,自然可以想见。这一联,作者以感慨笔调抒发其惋惜之情。

颔联出句“罢归无旧业”,就写题中“归汉阳别业”之意。这位将军被罢官归家,家中却无田地财产,可见其昔日的廉洁,也可想见罢归故里后生活的清贫。颔联对句“老去恋明时”,承首句“征南将”之意,写这位将军年少从戎,战功卓著,不幸遭受贬黜,想到如今老去无成,不由怀念起昔日圣明治平之时。如果还生活在圣明时代,自己也许不会被罢归。

颈联“独立三边静,轻生一剑知”,回应首联对句“曾驱十万师”,具体写出老将的忠勇。他曾独立边疆,威风凛凛,勇猛制敌,使得幽、并、凉三州地区得以宁静; 他重义轻生,视死如归,忠心为国。

尾联“茫茫汉江上,日暮欲何之”,呼应首句“流落”,写出老将眼前处境的悲凉。这么一位忠勇可嘉的将军,不幸被罢归,面对日暮时辰的茫茫汉江,自己将流落到什么地方去呢?似乎找不到容身之处。“欲何之”,这是何等深沉的感叹。作者为老将晚年遭遇的不幸,洒下无数同情之泪!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,作者仕途的坎坷,遭贬的冤屈,将他自己的命运与老将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
全首诗作者都贯串着今昔的对比。首联与颈联写昔,颔联与尾联写今。甚至在一句中,还有今昔对照,首句的“流落”是写今,“征南将”是写昔;第四句“老去”说的是今,而“恋明时”说的是昔。穿插交错,形成今昔的鲜明对比。作者极力称赞老将昔日的忠勇为国,正是为了痛惜他今日的老去流落,从而使人们更同情他的不幸遭遇。

这首诗中的老将之所以写得感人,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,就是因为作者抓住这位将军几件动人的事迹。正如刘公坡说的:“作诗所以传人,非传其人,传其事也。”人因事传。如果只笼统说这位征南将军如何忠勇为国,那是不能感人的。作者正是通过写老将“曾驱十万师”以见其人之威武、“身分之大”;写老将“独立三边静”,以见其人战功之卓著,写老将“轻生一剑知”,以见其人 “志气之高”、忠心为国,写老将 “罢归无旧业”,以见其人廉洁为公;并通过写老将罢官归家、老去流落,以见统治者之刻薄寡恩。

不只是诗“以事传人”,传记文学更是以事传人著称。我们只要读一读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,我们就会被李广那些光彩照人的事迹所深深感动。在这篇传记中,司马迁着力描写李广善射与仁爱的两种特征。他勇敢善射,令匈奴胆寒,数年不敢进犯右北平。他待人仁爱,得到广大士卒的拥戴,“士以此爱乐为用”,“咸乐为之死”。李广自结发与匈奴大小70余战,战功卓著,但一直没封侯,最后因行军失道、误期,大将军卫青要对他问罪,他悲愤自杀。当消息传开,“一军皆哭”,“百姓闻之,知与不知,无老壮皆为垂涕”。司马迁正是通过生动、精彩的事迹,将李广塑造成一位才气无双的典型形象,也正是这些感人肺腑的生动事迹,使李广的英名流芳千古、彪炳史册,成为后代诗人歌颂的对象: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(王昌龄《出塞》)“君不见沙场征战苦,至今犹忆李将军!”(高适 《燕歌行》)